2023-08-28 18:36:41 來源 : 火星宏觀
內容提要:
目前美元是全球金融結算和商業交易的絕對主要貨幣。金磚國家難以利用石油來推廣本幣取代美元嗎,也不太可能形成一個削弱美元的經濟聯盟,金磚國家的經濟地位也不足以威脅美元。石油美元的未來掌握在美元手里。
俄烏戰爭的爆發,美國和西方實施十多輪不斷升級的經濟制裁后,俄羅斯宣布在一定條件下以盧布出售石油,并在2023年3月確實達成了一項石油出售協議,當時,俄羅斯向印度出售石油,并以俄羅斯盧布結算。
【資料圖】
與此同時,中國也一直在與沙特阿拉伯商談,希望研究以人民幣結算部分從沙特進口的石油貨款。
在上周南非主辦的“金磚國家”峰會,呼吁加強本國貨幣在商業和金融結算中的中介作用,以克服數十年來美元獨特性所帶來的問題。
這些動作,引來了很多“石油美元”時代走向衰落的言論。但實事求是地說,現在說美元“正在消失”還為時過早。
為什么呢?
一、目前美元是全球金融結算和商業交易的絕對主要貨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年4月的一份報告,美元在一季度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為多年來的最低份額,但也達到了58.3%,歐元位居第二,僅次于美元,增加到了20.4%,然后是日元,增加到了5.5%,然后是人民幣,占比為2.6%。
據SWIFT近日發布的結算報告,美元在金融結算中的份額達到了貨幣中最高的水平,并且比十年前的情況要好。2023年7月,美元在金融結算中的份額達到46%,其次是歐元,然后是人民幣。
二、金磚國家的經濟地位也不足以威脅美元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金磚國家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2022年為25%,低于美國一家的25.5%。
金磚國家2022年占世界商品出口的份額達到20%,占世界商品進口的15.9%。金磚國家出口額占比比進口占比高出4.1個百分點,意味著存在大量的貿易順差。而產生貿易逆差的,主要是美國。這就決定了金磚國家無法用本幣來取代美元,美國進口金磚國家的商品,不可能使用非美元貨幣,金磚國家也不可能丟棄美國巨大的市場。
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依然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資本輸出國。而金磚國家,以中國為主,主要是資本輸入國。比如中國, 2022年接受外來直接投資1800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10%。印度也接受了大量的外來投資。中印離不開外來投資,而歐美對金磚國家的投資,只可能是美元、歐元,不可能是人民幣、盧比。這也限制了金磚國家貨幣的國際結算功能。
三、金磚國家能夠利用石油來推廣本幣取代美元嗎?
2023 年 8 月南非峰會之前的金磚國家會議只有一個石油國家,那就是俄羅斯。雖然其他國家也擁有自己的石油生產,但它們是石油凈進口國,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因為他們正在實現高增長率。
但在南非峰會邀請新成員加入之后,其中包括石油國家,例如: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這意味著金磚國家將擁有世界石油產量的很大一部分。
根據《2021年阿拉伯經濟報告》數據,獲得金磚五國準入的石油國家(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伊朗)擁有1440萬桶日產量配額,如果加上俄羅斯每天1060萬桶的份額,那么每天的份額達2500萬桶(根據2021年的統計)。
這意味著金磚國家的石油生產份額接近歐佩克所擁有的份額。這讓一些喜歡呼喊削弱美元的人看到了希望,認為金磚國家集團可以啟動以非美元方式定價或結算的石油貿易,以提高本國貨幣結算份額,使其達到石油出口量的30%以上,而這將是削弱美元的最好機會。
理論上,這將是創建新的全球金融體系道路上的一個真正轉折點。但實際上,這個想法根本就不切合實際。因為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產油國,莫不希望通過石油出口得到更多的美元或歐元,而不是人民幣或盧比。俄羅斯之所以與印度推行本幣石油貿易,一是因為經濟制裁中俄羅斯無法從印度收取美元,二是印度存在較大的貿易逆差,難以儲備足夠滿足進口需要的美元,而不得不爭取一部分非美元的貿易結算。
四、金磚國家不太可能形成一個削弱美元的經濟聯盟
設想并非都能實現,在金磚國家內使用本幣結算,減少、削弱美元的使用,這個想法在理論框架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實踐層面,它將受到許多因素的阻礙,其中包括:
一是金磚國家成員資格對其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因為金磚國家集團沒有權力強迫其成員國以當地貨幣對石油進行估價,即使是在內部交易中,這也是金磚國家總體上最大的弱點之一。
二是金磚國家集團主要成員國以及最近提名加入的國家,主要與七國集團工業化國家進行商業和金融往來,其中包括金磚國家集團中最大和次大的兩個國家,即中國和印度。鑒于此,這些國家將被迫繼續以美元計價石油,以便輕松獲得必要的美元或歐元來結算其商業和金融交易。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南非峰會上的視頻講話中表示,目前美元在金磚國家間交易中的份額約為28%,事實上,這是在金磚國家 2022 年貿易額有限的框架內,貿易額達 1630 億美元,因此,啟動金磚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金融和商業交易中排除美元機制,其效果在規模和影響上仍然非常有限。
三是石油生產各個階段的周期不僅限于銷售原油,甚至包括衍生品,還包括勘測、勘探、生產、運輸和保險等階段,這些階段都落入各大公司手中,其中大多數是美國或西方國家,這使得以非美元計價石油的提議面臨重重困難。
四是美國不會袖手旁觀、坐以待斃。此舉旨在收回其控制全球經濟的最重要籌碼,我們已經看到美國從2018年至今在對華經濟戰爭中如何使用要命的科技籌碼。
五是我們應該了解美國和歐洲在處理石油戰略問題的經驗,最好的例子就是“OPEC+"組織所經歷的事情,美國和西方已經克服了危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完全消解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OPEC+"中操縱油價的各種方法。此外,俄羅斯在與美國和西方的沖突中激活了石油籌碼,西方石油商店已做好迎接即將到來的冬季的準備,生產負荷滿載率達90%,這使得石油市場成為買方市場,不會讓國際石油市場遭受2022年冬季的動蕩。
五、石油美元的未來掌握在美元手里
雖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提出想法,并付諸行動,即使規模再小,也會產生效果。然而,歷史上長期形成的美元信用已經根深蒂固,美國在科技、經濟上巨大的創新與引領能力依然能夠穩妥地支撐美元的國際信用。
至關重要的是,金磚國家內部的利益交織和高度的復雜性,令金磚組織無法推選出能夠抗衡美元的貨幣。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金磚國家的貨幣,能夠讓其他金磚國家充分信任。
所以,石油美元時代是否會衰落或結束,不太可能取決于金磚國家的政治意愿,可能更多地取決于美元自身科技、經濟的衰退。
【作者:徐三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