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淘天成立物流部門,或許并非只是用于對接菜鳥

2023-08-28 18:03:32 來源 : 三易生活

國內的電商行業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后,如今已融入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為了一個數以萬億計的龐大賽道。作為這個行業領頭羊之一,淘寶天貓的一舉一動由于都有可能會帶動整個市場,因此也備受外界的關注。繼今年3月從阿里巴巴“拆分”出來,并隨即啟動組織架構調整、績效管理制度改革后,近日淘寶天貓方面又有新的消息傳出。

據相關消息源透露,在經過了半年的籌備后,淘天集團已于近期正式組建了自己的物流部門,并下設物流規劃、資源管理、倉網規劃、物流體驗、物流運營、物流產品等多個子部門,并由曾負責盒馬物流業務、淘菜菜供應鏈的陳明領導、直接向集團CEO戴珊匯報。

據稱,該部門目前上到陳明、下到部門員工,都將招聘作為當前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而據淘天集團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當前該部門已開放了戰略規劃、成本管理、末端運營、服務商管理、倉儲管理等40多個崗位的招聘。同時還有消息稱,與淘天集團合作的獵頭公司也接到了大量招聘需求。


【資料圖】

淘天成立物流部的原因,或許并不只有一個

據上述消息源透露,淘天集團物流部門的職責是平臺物流管理,協調社會化物流公司等物流資源。有業內人士判斷,根據該部門目前公布的崗位描述來看,淘天要做的更像是第四方物流的事情,即作為供應鏈的集成者、整合和管理者,為商家制定物流解決方案、制定倉儲管理、履約標準等,但一線運營仍會交由服務商完成。

此外淘天集團物流部在官網中的相關介紹也表明,其將“與物流服務商生態保持良好的協同與共建,為商家打造出更具性價比的物流服務產品,以物流驅動商流助力生意增長”。

這些似乎都表明,淘天集團組建物流部門并非是要親自下場、自建物流體系,而是更像當年的菜鳥網絡那樣。由此問題也就來了,在阿里巴巴旗下已有菜鳥集團的情況下,為什么淘天還要成立自己的物流部呢?

眾所周知,雖然淘天早期只是純粹的線上撮合,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業務線逐步拓展至本地零售,組建自己的物流供應鏈體系顯然有很大的必要性。所以早在2013年,阿里方面就已聯合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以及通達系組建菜鳥網絡,并在不久后宣布整合阿里物流事業部與菜鳥網絡,當時其表示,此舉是加大在物流方面的投入、推進大物流戰略的重要一步。后續淘天的物流體系建設,也幾乎一直由菜鳥方面來承接。

但隨著今年阿里啟動“1+6+N”組織變革,明確旗下各業務集團和公司將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責,并保留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后,菜鳥和淘天已然就成為了兩家獨立的公司。即使曾經是一母同胞,但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如今淘天和菜鳥更像是甲乙雙方的關系,所以雙方在業務對接上自然也需要更加規范,“公對公”的按制度和流程辦事。

再進一步來說,“獨立”后淘天再將至關重要的物流能力完全“外包”給菜鳥,似乎也并不是個太好的選擇。況且從上述消息源所透露的時間點來看,淘天方面組建物流部門也正在“1+6+N”組織變革前夕。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淘天此舉似乎依舊是阿里組織架構變革的余震。

但這或許并非淘天成立物流部門的全部原因,根據相關傳言不難發現,從職責描述來看,物流部門的誕生似乎也意味著淘天和菜鳥之間的關系將可能會發生變化。對于并不滿足只做平臺、走輕資產路線,而是要發力自營品質快遞服務\"菜鳥速遞\"的菜鳥而言,淘天將是其諸多客戶之一,同時對于淘天來說,菜鳥未來也將不再是必選項。

換而言之,在經過了相關調整后,淘天與菜鳥都有了相對高的自由度,這也意味著兩者在利潤和商業化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畢竟不同集團之間難免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其中對于商家和用戶生態層級豐富的淘天而言,也始終需要不斷引入物流生態合作伙伴,通過更契合自身的物流模式,來為用戶和商家提供更多的履約服務選擇。而主打品質快遞的菜鳥,目前顯然還很難做到在所有類目上都有優勢。

菜鳥集團副總裁、國內配送事業部總經理孫建此前在采訪時,就“淘寶天貓集團平臺業務量未來是否會更偏向菜鳥速遞”這一問題就曾表示,主要看商家自己的選擇,本身幾家快遞的模式確實不一樣,目標的客群也不同。

例如即使是淘天自己的天貓超市等業務,也不必再與菜鳥“死磕”,而是可以在市場上尋找更合適的物流服務商。要知道,此前就曾有消息稱,從天貓超市的角度看,菜鳥的送貨上門服務是一種默認的、必須的選項,但成本和服務上并不具有優勢。

而且今年年初京東方面也曾宣布,將將全面開放物流接口,不再要求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對此劉強東更是直接表示,“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京東此舉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打造更健康有序的“開放生態”,并吸引更多商家的入駐。

對于菜鳥而言,在完成拆分獨立、并籌備上市之際,顯然也更迫切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盈利能力。在國內業務仍在虧損,且外部收入占比已超過七成的情況下,如果繼續困于為淘天定制服務似乎并不劃算。同樣以京東方面為例,如今京東物流也越來越強調自己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屬性,而不再是單純的與京東的電商業務捆綁在一起。所以這樣來看,淘天選擇自建物流部們也就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自建物流體系“不吃香”,但或許也不會完全放棄

淘天此次組建物流部門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在于并非自建物流。其實這并不奇怪,畢竟放眼如今國內的電商賽道,除京東外,似乎再無其他平臺擁有真正屬于的物流體系。

此前在2021年初曾有消息稱,抖音電商方面已在廣東、云南、浙江、河南等多地拿地建倉,但這一傳言很快被抖音電商總裁康澤宇辟謠,并表示“目前抖音電商沒有在做倉儲、物流,也沒有打算自建倉儲、物流。隨后抖音電商更是先后接入了通達系、順豐、京東物流等服務商,這也導致在外界看來,基本已標志著抖音電商不會再走自建物流體系這條路。

而依靠低價策略迅速崛起的拼多多,雖然與極兔關系匪淺,但至今也沒有自己的物流體系,甚至其物流能力也一直在被用戶詬病。

其實各大電商平臺不愿自建物流體系的原因并不難理解,畢竟當初京東打造自有物流體系可是花費了以百億為單位的資金,并忍受了長達12年的虧損。在如今這個市場環境中,無論抖音、拼多多,還是淘天,要進行如此豪賭顯然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

盡管這樣看來,自建物流體系似乎已經不再“吃香”。但京東與亞馬遜早已證明,強大的自有物流體系不僅對于自營業務至關重要,甚至還可以其他人提供解決方案。所以電商平臺真的能夠徹底放棄“物流夢”嗎?從這個角度來說,相比再度興起的“價格戰”,將更多資源用自有物流能力的搭建上,顯然更有“長期價值”。

當然,除了從無到有自行搭建,電商平臺也可以通過投資、合建,以及收購等方式來解決,來補全從支付到交付的完整鏈路。例如近年來阿里方面不斷增持通達系,為的或許就是實現更多穩定性。

就在不久前還曾有消息稱,抖音方面或將收購韻達。雖然這一消息很快就被前者否認,但有消息源透露,雙方近期確實就投資、收購等問題進行了聯系。

事實上,對于抖音來說,投資或收購誰本身并不是問題,只不過其更需要思考的是,投資或收購究竟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快遞行業專家在趙小敏就曾指出,抖音收購一家快遞公司的利弊各占一半,買下一家快遞公司并不一定能保證物流服務的品質,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增加投資,“當然,如果價格足夠便宜,收購也未嘗不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