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16:38:15 來源 : 文匯報
(資料圖)
昨天上午,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落下帷幕,第三屆上海市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也在前一天收官。兩場重磅賽事決出的優勝選手,現場即收獲“獎勵”:找到愿意為產品買單的“最佳合伙人”,更走上職稱評定“綠色通道”。前昨兩天,2023上海市專業技術人才和項目對接大會舉行,釋放上海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積極信號,通過構建更多高能級創新創業交流平臺,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貢獻力量。
搭建人才晉升“直通車”2019年,上海芯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事業部總經理段藝霖評上了副高職稱,按照正常流程,他可能要到2025年才有機會申報參評正高職稱。如今,這位90后工程師憑借在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上的優異表現,經由相關委員會考核認定,破格取得了正高級工程師職稱:“這更加激勵我們在科研領域埋頭苦干。”同時,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期間開展的院士講座、科技產業人才政策宣貫、行業頭部企事業單位對接、項目需求定制化指導等培育行動,幫助參賽選手有效解決技術創新的堵點、難點,引導工程師尤其是來自民營企業的人才了解職稱評審等人才政策。近年來,上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著力打造規模結構合理、梯次銜接有序、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自2018年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啟動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6年累計出臺25個全系列職稱改革辦法,增設21個新職稱專業,調整13個職稱系列的最高層級。同時,大會還發布職稱制度改革階段性成果,結合不同行業、單位、專業、層次人才的特點和成長規律,分門別類建立起以創新價值、能力、業績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比如,推行代表作制度,不以論文作為申報的硬性條件,臨床病案、手術視頻、科普作品等均可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打破戶籍、身份、檔案等制約,進一步暢通各類社會組織、民營企業職稱晉升渠道,同時將自由職業者納入評審范圍;為特別優秀的人才設立“直通車”“綠色通道”,為關鍵技術攻關團隊核心成員實行“舉薦制”。目前,本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量已超過300萬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萬余人,入選上海領軍人才1739人,培育出站博士后3萬余人,資助超級博士后2435人。
為成果轉化鏈接優質資源參加完大會后,承葛醫藥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幫周收獲滿滿,他在第三屆上海市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上表現優異,被張江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相中”,企業不僅將入駐張江,更將開啟新一輪團隊擴容。“我們團隊聚焦微生態醫療,而張江不僅為我們對接國內外知名專家,還能提供大數據建模等技術支持。”此次大會針對普遍存在的成果轉化難題,牽線搭橋、鏈接資源,共有1000多名工程師和博士后分別與紅杉中國、張江科投、羅氏制藥、環上大科技園、中國銀行等100多家產業園區、孵化器、頭部企業、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等,進行了人才和項目的對接。大會共促成合作意向93項,其中,19個博士后創業項目與產業園區達成落地協議,30個項目與風投機構或金融機構達成初步意向,9人與用人單位達成進站合作初步意向,35個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參賽團隊與行業專家實現一對一合作。據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接下來持續為本市專業技術人才搭建高能級創新創業平臺,大力營造有利于專業技術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成長發展環境,努力為上海現代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與智力支撐。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