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13:45:16 來源 : 中國日報網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8月2日至5日,尚志市遭受特大暴雨侵襲,道路交通中斷,居民房屋被淹,廣大群眾被困,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無情地沖向這座城市。面對洪災,這座英雄的城市從未被打敗,哈爾濱尚志市公安局全體民輔警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快速度,共出動警力4070余人次、車輛1004余輛次全力投入防汛救災工作中,安全轉移受災群眾19343人,防止和有效處置了一批急、危、險、難事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顯大愛。災區情況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哈爾濱尚志市公安局民輔警的心,在此危難急迫時刻,他們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和對這片熱土的無限摯愛投入到災后重建工作中。尚志市公安局組織各黨支部700余名黨員組成10支黨員先鋒突擊隊,來到受災一線鄉鎮開展災后重建工作。連日來,他們扛起鮮紅的黨旗走在救災鄉鎮一線,誰家有難題、哪里有積水和淤泥,黨旗就插在哪里,民輔警就工作在哪里。他們和群眾一同卷起褲腿,齊心協力以最快的速度處理此次洪災造成的各種環境受損問題。一幅幅暖心的畫面,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時刻展現著黨徽和警徽的光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傾力相助,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有一種支持,是無條件的幫助,小小的,暖暖的,卻凝聚了沉甸甸的愛。黨員突擊隊民輔警分頭深入受災一線群眾家中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走訪,每到一戶,都詳細了解群眾洪災所受的影響,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盡快恢復生產生活。走訪中,民輔警重點對孤寡老人住房、生活情況及面臨的困難進行詳細調查、登記造冊、及時上報。得知轄區孤寡老人因身體原因出行不便,黨員突擊隊民輔警給老人送去生活物資,叮囑他們保重身體,有需要和困難隨時聯系公安民警,民警們會全力給予幫助。“我缺什么,警察就給我送到家里,雖然家里受災了,但是心里是暖的。”受災居民張奶奶說道。
入屯入戶,給受災群眾解難題
當群眾遇到困難時,公安民輔警就是他們的貼心人。在尚志市老街基鄉基豐村各條街道,黨員突擊隊民輔警拿著鐵鏟、掃帚等清掃工具,清掃路面洪水過后殘留的垃圾,消除道路兩旁的雜草、雜土、樹木掉落枝杈,并及時清運。民輔警用沙土將積水路段墊平消除災痕,排除路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及時把黨組織的關懷送到每一位受災群眾心中。
在每一個束手無措的時刻,都有他們在您身后守護。尚志市老街基鄉李大爺家受災情況嚴重,家里被洪水浸泡過的垃圾堆滿了小院,李大爺和老伴因疾病原因行動不便無法打掃。黨員突擊隊民輔警得知情況后,來到李大爺家開展清理工作。被洪水浸泡過的被褥、被洪水沖來的鐵皮、木板,被民輔警從李大爺家一件件清理出去,然后又將院落和門前的道路打掃得干凈整潔,李大爺看著整潔的家激動地對民輔警連連道謝。
柴火垛旁的真情。張大娘和李大娘家院內的柴火垛被洪水沖塌,幾米高的柴火垛把杖子壓倒全部散落在路上,如何把這些散落在路上堆積如山的柴火收拾好成了大娘們的心病。黨員突擊隊民輔警發現了群眾家中柴火散落的情況后,立即開展工作。民輔警站到柴火堆旁,將散落著的柴火一塊塊拾進院內,大家合力把杖子扶起捆綁結實,最后民輔警把院內的柴火全部堆放整齊。看著炎炎烈日下累得滿頭大汗的民輔警,大娘們心疼得讓大家進屋喝水歇息,可他們又走向了下一個需要幫助的村民家。
沾滿泥濘的藏藍警服是最美的色彩。在老街基鄉李大姐家的院子里,因洪水來襲有一塊十幾米長的塑料布和被洪水沖倒的棚子木板、淤泥夾雜在一起,木板上有隨處可見的釘子。怎么將這龐然大物清理出去讓李大姐犯了愁,黨員突擊隊民輔警小心翼翼將塑料布和木板分離開,然后大家奮力在淤泥中把塑料布拽出來,從柵欄傳遞出去放在垃圾車上。滿是淤泥的塑料布清理完畢后,民輔警又把帶著釘子和淤泥的木板全部擺放整齊。此時,雖然他們的警服上沾滿了淤泥,但是在人民群眾心中,那是最美的色彩。
清除路障,為道路交通排隱患
哪里有隱患、危險,他們就挺進出現在哪里,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暴雨過后,出現樹木倒伏,路面積水,交通設施受損情況,黨員突擊隊民輔警加大巡邏力度,對轄區內重點路段進行執勤值守,細致排查風險隱患。民輔警及時清理倒伏的樹木,疏通堵住的排水口,修復損壞的交通設施,以最快速度消除道路阻斷,打通循環。
在路邊,一棵在洪水中傾倒的大樹橫在幾根電線桿之間,樹木下方就是電纜,樹木傾倒影響旁邊電線桿受損傾斜,嚴重影響下方電纜安全。黨員突擊隊民輔警找來電鋸,隨著電鋸的嗡嗡作響將樹木截成幾段后搬運出去。此時樹根處和地下電纜交織,為了防止出現安全隱患,民輔警合力將樹根從泥土中拔出,將電線桿扶正,并將樹根處深坑填平。附近的居民說:“這回放心了,電纜安全了,還得是人民警察!”
洪水咆哮,讓人心驚,同舟共濟,共暖人心,災情已過,干勁不減,下一步,尚志市公安局將持續發揚“鐵軍”精神,全力以赴扎實做好災后重建各項工作,進一步展現黨員民輔警勇于擔當的決心和信心,為護佑人民群眾安全幸福貢獻公安力量。(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