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遇見你丨守護“神話之鳥”他們在海島上書寫真實的童話

2023-08-28 02:28:51 來源 : 騰訊網

十年 “海漂” 守護“神話之鳥”


【資料圖】

中華鳳頭燕鷗,被稱為“神話之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目前全球總數僅百余只,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他叫丁鵬,是浙江象山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一位守護“神話之鳥”的人。從2013年開始,他每年都要在一個名叫“中鐵墩嶼”的小島上呆100多天,過著荒島求生的生活,為鳳頭燕鷗的繁殖保駕護航。十年來,在他和志愿者們的守護下,島上的中華鳳頭燕鷗從第一年的19只,增長到了現在的百余只。如今中鐵墩嶼也成了全球中華鳳頭燕鷗最大的繁殖地。

或許是長年在海島風吹日曬的緣故,今年34歲的丁鵬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偏大。這次碰巧趕上他往島上送補給,我們搭船一起前往中鐵墩嶼。?

丁鵬:一部分帶到鳥島,一部分帶到本島的,本島我們有工作人員,鳥島的話就是志愿者。志愿者兩個人我們基本上是一周一次。

這次,一起隨行的還有相關部門到島上考察的調研人員。從象山半島到中鐵墩嶼,要坐兩個半小時的船,一些人中途出現了暈船的狀況。來自甘肅的西北漢子丁鵬卻絲毫沒有影響,自稱“海漂”的他早已習慣了海上生活。?

丁鵬:我覺得用我青春的兩三年時間奉獻一把就差不多了,但沒想到一奉獻就一直在這里了。?

位于浙江象山韭山列島的中鐵墩嶼,面積只有0.02平方公里。然而,這座不起眼的小島,如今已經成為全球中華鳳頭燕鷗最大的繁殖地。

由于中華鳳頭燕鷗非常稀少,蹤跡難尋,所以被譽為“神話之鳥”。

中華鳳頭燕鷗總是混雜在大鳳頭燕鷗群中,因其嘴尖有明顯區別于大鳳頭燕鷗的黑色,也被叫做“黑嘴端鳳頭燕鷗”。?

上午10時30分左右,船終于到達了中鐵墩嶼,一名志愿者早早地等在岸上,準備幫忙搬運補給。?

丁鵬:這個路是后來才弄的,我們上島之前就是荒島,那個時候搬運物資毫不夸張地說,就是爬上來。?

中華鳳頭燕鷗監測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是從2017年開始的,每年分兩批招募4人。他們需要完整監測燕鷗群到達、求偶、產卵、孵蛋、育雛、離島等全過程。?

丁鵬:早的已經飛走了,晚的可能要到9月份。?

記者:主要往哪飛??

丁鵬:中華鳳頭燕鷗沿海岸帶往北飛,飛到山東那邊,然后等到11月份,再往南飛。?

記者:接下來做的工作是什么,在沒飛走的這段時間?

丁鵬:還是監測,我們旁邊有一艘船,24小時看著,以防有人上來,對棲息地進行一些干擾。另外就是馬上要開展環志工作,給它戴上腳環。因為燕鷗從外表看不出公母,戴腳環的時候也會順便拔出一根帶毛囊的羽毛,回去測DNA,就知道它是公的還是母的,從哪出生的,以后看到它的時候就知道它多少歲了,這是研究它遷徙習性、壽命的一種方法。?

中華鳳頭燕鷗,在1861年第一次被學者發現,但在1937年之后中華鳳頭燕鷗蹤跡全無,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當人們再次發現它時,已經是63年后的2000年。此后數年間,中華鳳頭燕鷗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島數次被發現。?

為了讓中華鳳頭燕鷗重回韭山列島,逐步恢復它的種群,2013年,浙江象山韭山列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實施中華鳳頭燕鷗的人工招引計劃。利用假鳥和鳥聲回放等手段,吸引中華鳳頭燕鷗及其伴群大鳳頭燕鷗在此棲息并繁殖。當時剛剛大學畢業到保護區工作的丁鵬,對參與這個計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丁鵬:2013年在開展鳥類監測培訓會議的時候很多專家來,我看到有一些專家也都是歲數很大了,白頭發,講這個鳥的故事,我深受吸引。他們說在海島上要搞招引,我一聽蠻有趣的,放一個假鳥聲音把它引過來,不知道這個行不行,但是要兩個監測人員在海島上,兩個人荒島求生一般的要生活好幾個月,我覺得這還是蠻吸引我的。?

那一年的5月,丁鵬和一名來自美國的志愿者登上小島,開始了“荒島求生”的生活。?

丁鵬:那時候太陽能板只有一塊,那一年梅雨季也比較潮,一下雨我們就沒有電。冰箱也沒有,食物我們只能吃南瓜、土豆,別的也保存不了。?

起初,工作還是新鮮有趣的。但在島上駐守了將近一個月,他們除了觀測到8只大鳳頭燕鷗,連中華鳳頭燕鷗的影子都沒看到。無法忍受枯燥而艱苦生活的美國志愿者先行離開了,島上只剩下了丁鵬一個人。兩個多月后,丁鵬的堅持終于等來了驚喜。?

丁鵬:那天海特別藍,天特別藍,一轉過去漫天都是燕鷗,心里一下特別激動,趕緊給領導,給專家組打電話。后來我數了一下,那年就記錄到3300多只大鳳頭燕鷗,最多的時候記錄到19只中華鳳頭燕鷗,孵化了2只。

從“孤勇者”到眾人接力守護

丁鵬那一天的喜悅,如同發現了新大陸。然而驚喜過后,依然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枯燥而艱苦的守島工作。 最初的幾年,丁鵬是島上唯一的常駐工作人員,搭檔的工作人員換了一撥又一撥,只有他一直堅守著。相對于艱苦的生活條件,最大的挑戰來自孤獨感。原本喜歡熱鬧、喜歡社交的丁鵬,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他不是沒有動搖過,甚至當初有了 辭職的想法。

丁鵬:那時候寫日記,每天晚上聽著海浪聲過來,沒睡著的時候海浪聲拍打著海岸,像拍打著自己的心房一樣的,孤獨感是很強烈的。尤其到了暑假,看到家里人歡聚,自己又在海島上,那時候手機聯系只能打打電話,還是蠻苦的。

雖然有過辭職的念頭,但最終丁鵬還是堅持了下來。10年來,他無數次往返于陸地與島嶼,早已習慣了在島上與蚊子、蜈蚣相伴的日子。他也成了參與中華鳳頭燕鷗人工招引項目時間最長的監測人員。而從2017年中華鳳頭燕鷗的監測工作開始招募志愿者后,丁鵬不再是孤軍奮戰。?

丁鵬:現在社會對中華鳳頭燕鷗或者野生動物,對保護自然關注度比較高,不僅僅說是有志愿者來參與,很多機構也都一起來參與。?

現在,島上的條件越來越好,國家電網搭建了一套“光伏+儲能”的微網系統,有了持久穩定的電力,有冰箱,有網絡,食物和水由專人定期配送。尤其是越來越多年輕志愿者的加入,讓小島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監測志愿者 秋涵:我覺得但凡是個觀鳥的人,都想為瀕臨物種保護做點事情吧,畢竟數量這么少。而且哪怕是從觀鳥來看,你上來拍一拍終歸是好的。?

監測志愿者 陳錢緣:當時也沒想什么,現在讓我想的話,就是我能把它記錄清楚,它換夫的情況,包括監控也好、實拍也好,記清楚為專家做科研盡上一份力,我覺得就可以了。?

丁鵬:有一句話叫“獨行快,眾行遠”,那時候一個人走路覺得快又很累走不遠,后來逐漸加入的人多了,有事情可以商量,也可以跟大家一起攜手往前走,有困難大家一起去做,這樣自己不會覺得那么苦了。?

今年丁鵬他們在島上觀測到了107只中華鳳頭燕鷗成鳥,還孵化出28只幼鳥。丁鵬說,這些數字足以讓他欣慰,激勵他繼續做好守島人。?

丁鵬:一開始感覺跟它像朋友,又像戀人,又像孩子,因為每年你就看著它在這里下蛋成長的,就像孩子一樣,你看著它成長飛走。為什么又像戀人呢?每年就像一個約定一樣的,你做好了一切,你就盼著它來,這種等待的時候就感覺像是在等一個戀人一樣。為什么說又像朋友呢?這么多年它都如期而至,就像永遠不會失散的一種關系,像一種老朋友,約定好了每年4月份在這里,我們人都上來,它也就回來了。

堅韌不拔獨守“鳳” 大道不孤眾行遠

起初,丁鵬以為只是要經歷一場荒島歷險;一個人沐浴著島上的海雨天風,他戰勝最難熬的孤獨,等來了 夢寐以求的發現,開啟護鳥事業的全新局面;如今,就像姓名中的“鵬”字那樣,他成了中華鳳頭燕鷗最好的人類朋友,自己也如大鵬鳥般振翅高飛。這個守護“神話之鳥”的故事本身,何嘗不是一個真實而美麗的童話?

保護瀕危物種是件大事。“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守島是孤獨的,但丁鵬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和他一樣秉持堅韌不拔之志的,還有尋鳥多年的學者、負責招引技術的研究員、分批輪換的守島志愿者、在校大學生,他們來自浙江、臺灣、山東、福建,以及國外。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十年前丁鵬剛上島的時候,島上沒有路。現在,島上不光有路,還會越走越寬闊。

(央視新聞客戶端)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水仙花過年怎么裝飾 2023-08-28 01:39:48
《老子》管窺 2023-08-28 01:25:49
moto(a810) 2023-08-28 01:23:35
莽袍(關于莽袍簡述) 2023-08-28 01:21:38
微博月活躍用戶近6億 2023-08-28 01:17:00
齊心協力 重建家園 2023-08-28 0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