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02:55:31 來源 : 百度
智能傳感器作為信息系統與外界環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來源,決定著是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能級的關鍵核心和先導基礎。
從整體來看,智能傳感器正獲得強勁發展驅動力,智能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發展基石,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自動駕駛汽車和手機導航等多種用途。并被認為在多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料圖】
2022年以來,不論是投融資圈、還是市場圈,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都在大邁步的向前進,龐大的市場規模被激發!
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變得活了起來,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如果你想了解傳感器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傳感器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傳感器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隨著物聯網、工業4.0和智能城市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發展,傳感器市場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在工業自動化、智能交通、能源管理、智能家居等領域,傳感器的應用將會變得越來越廣泛。
此外,技術的不斷提升和成本的不斷降低也將有助于推動傳感器市場的發展。例如,近年來,微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使得傳感器的尺寸和功耗大大降低,并且成本也在不斷降低。這些因素都將有助于推動傳感器在更多領域的應用。
目前全球傳感器市場主要由美國、日本、德國的幾家龍頭公司主導,其中,美國、日本、德國占據近70%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和電子信息產業連續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傳感器市場的快速上升。
隨著物聯網快速發展,下游應用領域對傳感器的性能及功能要求不斷升級,對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的產品需求將愈加迫切。
從傳感器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上游主要是傳感器制造原材料供應。一般來說,傳感器制造原材料包括半導體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以及有機化學材料等,上游行業中半導體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江豐電子、滬硅產業、阿石創、有研新材、北方華創等;金屬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寶鋼股份、江西銅業、中國鋁業、紫金礦業等;陶瓷材料供應商代表企業有風華高科、國瓷材料、維納科技等。
今年2月14日消息,機器視覺傳感器公司“深視智能”于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創投、高瓴創投聯合領投,產業資本跟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大研發投入、團隊增長、豐富產品線等。
3月23日消息,青島智騰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億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擴建智能傳感器生產基地。
4月9日消息,3D傳感器芯片服務商靈明光子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靈明光子致力于用國際領先的單光子探測器(SPAD)技術,為手機、激光雷達、機器人、AR 設備等提供自主研發的高性能 dToF 深度傳感器芯片。
4月18日消息,路側感知傳感器及解決方案提供商雷森電子(Raysun)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目前,雷森電子利用先進的技術積累,研發出低成本、高智能化、高穩定性的毫米波雷達及雷視融合傳感器,為用戶提供更高效和更可靠的路側感知解決方案。
傳感器產業鏈中游主要是各類傳感器的制造和封裝等,從我國傳感器制造水平發展情況來看,目前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國從事傳感器制造的典型企業有歌爾股份、航天電子、威爾泰、蘇州固锝、韋爾股份、漢威科技、中航電測以及華工科技等。
目前,我國傳感器上市企業多達66家,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區域。此外,珠三角區域、京津地區、中部地區分布相當。據統計,長三角區域傳感器上市企業占比達38%,有企業25家;珠三角區域占比17%,有企業11家;中部地區同樣占比17%,有企業11家;京津地區占比15%,有企業10家;東北地區占比3%,有企業2家。
目前,傳感器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都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比、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其中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征。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市場規模最大,分別占到整個傳感器市場的21%、19%和14%。
傳感器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近日消息稱,“蔚小理”紛紛都加大投資傳感器版圖,車企的追捧,讓傳感器這一賽道愈發火熱。從“蔚小理”當前的投資項目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汽車領域,并“偏愛”于激光雷達板塊。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和機構研發創新,在智能傳感器及智能硬件等行業發展中,技術研發和產品攻關極其重要,不僅關乎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也關乎國產智能傳感器技術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
在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勢必會再上N個臺階。
傳感器是智能物聯網的核心配件,隨著消費電子和智能車聯網,智能家居的發展,當前傳感器需求呈現爆發態勢,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國內傳感器領域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們的工程師紅利奠定了我國傳感器產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不斷遞增的需求讓傳感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15896.83億元,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6358.73億元,據貝哲斯咨詢預測,2028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0556.12億元,2022年-2028年預測期間CAGR將達到21.34%。
本報告對我國傳感器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傳感器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報告還綜合了傳感器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報告對于傳感器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行業管理部門以及擬進入該行業的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規律、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學術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