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21:12:07 來源 :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廣播新聞部
主持人:國內首條萬臺芯片原子鐘生產線近日在濱海高新區落成投產,設計產能每年3萬臺。這一項目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打破了此前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也踏出了我國在芯片原子鐘領域核心技術從“1”到“N”的重要起始步。來聽記者翟婧秋的報道。?
在日常生活中,一秒鐘轉瞬即逝,但在時間頻率這一細分領域,千分之一秒都是巨大的差別。當今,以原子鐘為代表的高精密計時產品,已經在衛星導航授時、通信同步、水下探測等應用領域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津華信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元介紹說:
(錄音:芯片原子鐘從綜合來說的話,它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精度高,從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的一個角度上來說,把它轉化成一個時間去進行理解,比如說24小時守時達到一個微秒,也就是一天差不多是誤差10的-6次方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國際上僅有一家美國公司實現了芯片原子鐘的規模化生產,為了打破這一國際壟斷,華信泰的團隊早在2010年,就承擔起了這一項目的研發工作。2016年,在北京完成原理樣機;2020年,首款產品定型。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林說:
(錄音:早在2021年高新區的招商團隊就和華信團的華信泰的團隊開始接觸,圍繞企業最關心的選址問題,不斷地尋找載體,最終在我們華苑科技園找到了能夠具備交通優勢,廠房挑高以及廠區配套各種條件的落地,企業也非常滿意。)
選擇天津不僅因為北京研發、天津轉化距離近,更因為天津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當記者走進天津華信泰1300平米的廠房時看到,用于芯片原子鐘生產的潔凈間僅僅400平方米,在這些潔凈間中,劃片間、清洗間、光刻間等功能分區井井有條。總經理劉瑞元說:
(錄音: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天津產線去落地生產這么一個芯片原子鐘,正是因為它可以基于半導體工藝進行生產,也就是說能夠區別于其他的原子鐘,能夠批量化生產這么一個優勢。我們22年的10月份產線建設完成,23年的7月31號,舉行了產線落地儀式,標志著我們整個產線是可以完成年產1萬套的產能目標。)
如今,隨著首臺芯片原子鐘的下線,這一“卡脖子”的技術枷鎖被徹底擊碎。車間里,一個個精巧的芯片原子鐘不斷下線,天津華信泰已經在海底石油勘探等應用領域積累了大量客戶,劉瑞元說:
(錄音:因為在海底石油勘探它的布放時間比較長,對電池的依賴性比較大,所以說低功耗就決定了說芯片鐘是它的唯一選擇。它在海底要布放一個月甚至是半年這種時長,一個月達到一個毫秒這種守時要求。)
劉瑞元表示,全國首條萬臺芯片原子鐘產線的落成投產,意味著我國在芯片原子鐘領域可以自主實現規模化量產,未來將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區位優勢、載體優勢,實現更快發展:
(錄音:從研發角度來說,我們也是緊扣國內趨勢,會對這個產品進行一些升級,像微小終端上對這種芯片鐘是有這種更低的功耗、更小的體積的需求。另外一個方向就是生產需求。我們這條產線的話,可以達到萬臺甚至3萬臺的產能,我們也會根據生產需求、應用需求,持續地擴充我們的產能。)(記者翟婧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