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14:26:34 來源 : 環球時報
(相關資料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金磚國家擴容添六國,增強機制影響力”“金磚國家歡迎新成員加入,推動世界秩序重組”“為什么更多國家想要加入金磚國家”……這兩天,國際媒體持續熱議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獲邀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巴西總統盧拉24日啟程離開南非前對媒體表示,金磚國家不應被視為持反西方立場,該合作機制擴員是“非凡的進步,代表著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變化”。“此次擴員可以被視為金磚國家推動世界多極化秩序的戰略步伐。”埃塞俄比亞政策研究所學者巴魯·德米西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據外媒報道,盧拉24日表示,世界正處在轉型中,“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我們應對當前面臨的各種挑戰提供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談到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時,盧拉表示,這三個國家不能被任何組織排除在外,“無論是討論經濟、科技還是文化,它們都必須參與,很多國家也會要求它們參與”。
“從全球角度看,‘金磚+’概念確實對包括埃塞俄比亞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產生積極影響。成為金磚大家庭新成員將影響埃塞俄比亞的外交政策,并為該國提供與新興經濟體全面加強合作的契機。”德米西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稱,金磚國家從5個成員變為11個成員,還有許多國家排隊等著“貼金”,大背景是俄烏沖突帶來更多的地緣政治緊張,以及美國與部分西方國家暴露出治理問題。在這些因素的催化之下,更多發展中國家努力在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之外尋求其他選項。《紐約時報》評論說,擴員決定突出了金磚國家的特色:希望重塑當前全球的金融和治理體系,使其更加開放、更多元化、限制更少,且受美國政治和美元力量的影響更小。
西方輿論非常關注“金磚擴員”,它們進行相關報道時總帶著一種復雜的心態,一方面渲染“金磚擴員”帶有的所謂“對抗”色彩,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這一合作機制的吸引力正在擴大。美國《華盛頓郵報》25日稱,中國等金磚國家成員認為自己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將會惡化、與世界的關系未來將扎根于發展中國家,因此他們希望將有彈性的體系制度化并加以鞏固。彭博社24日以“美國最重要的中東盟友正在向中國靠近”為題刊文說,沙特、阿聯酋、埃及加入金磚國家表明它們下決心鞏固自己作為中等國家的地位,同時避免在日益分化的世界中偏袒任何一方。英國《衛報》引述美洲對話組織亞洲和拉丁美洲項目主任邁爾斯的話說,盡管目前不清楚金磚國家新成員將得到什么具體益處,但該機制擴員表明“全球南方”國家對重新調整全球秩序的廣泛支持。
“關鍵不是看誰在領導這個國家,而是看這個國家的重要性……我只關心它是否符合加入金磚國家的標準。”據巴西《圣保羅頁報》、英國路透社24日報道,盧拉當天被問及金磚國家能否被視為“反對七國集團”的組織時表示,考慮擴員時不存在意識形態因素。
在德米西看來,金磚國家是一個志同道合的組織,它使新興國家在全球決策過程中擁有更大發言權。該機制堅持多元化的國際關系,承認和尊重所有成員國的政治制度和利益,挑戰少數大國在全球外交中的主導地位。
“金磚擴員代表著區別于西方單極世界的力量不斷壯大。”俄羅斯《觀點報》24日評論說。俄塔斯社引述專家的觀點稱,在一定程度上,金磚國家已成為改變當前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相比于美歐等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和機制,金磚國家代表了新興市場國家完善全球治理、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愿望。
《紐約時報》稱,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表示,西方主導的全球架構必須與時俱進,自我改革,“這就是金磚國家所說的,讓我們更加包容,金磚國家不是反西方的”。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有幾十個國家表示有興趣加入金磚國家,這應該給西方敲響警鐘。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尼爾·托馬斯說,許多國家加入金磚國家的熱情不僅反映出不帶意識形態色彩的全球化的吸引力,也反映出西方國家在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國際秩序方面的失敗。
【環球時報赴南非特派記者 趙覺珵 環球時報駐巴西、俄羅斯特派記者 邵世均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