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梁山三網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新賽道越走越帶勁兒|焦點速遞

2023-06-25 20:41:49 來源 : 齊魯壹點

記者 孔媛媛 康 巖

梁山縣探索“寄遞+商貿+電商”三網融合服務模式,全縣首批開通抖音賬號的5名村支書通過拍攝短視頻,代言本村的農副產品。大路口鄉先行先試,以“新媒體+產業”為路徑,依托現有賈堌堆農家寨4A級景區旅游資源優勢和抖音、快手等平臺,打造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中心,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闖出一條新媒體電商賦能鄉村振興新賽道。


(資料圖)

村支書們直播帶貨

特色產品添新銷路

6月21日,大路口鄉直播基地電商直播工作室,每個直播間內均配備了專業直播設備,各個直播間內本地網紅正直播銷售梁山大路口鄉特產。

“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我是大路口鄉東張博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傳更,在這個平臺,我希望把本村的農副產品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梁山,讓在外的梁山游子時刻感受到家鄉的味道。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本村自產的營養土,深加工,無色無味......”在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中心電商基地,劉傳更正通過互聯網直播平臺售賣村里的有機肥料。

“東張博村經濟基礎薄弱,集體收入一直沒有很大的突破。用抖音平臺帶貨,為我們村找出一條發家致富的路子,增加了村集體增加。”劉傳更介紹,相比傳統零售方式,這種方式更容易、快捷、便宜,并且能夠節省時間和資源。“數字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之一。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可以進入全國市場范圍,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增加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機遇。”

梁山縣大路口鄉賈堌堆村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中心電商基地由大路口鄉人民政府牽頭推進,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化運營”的形式打造,圍繞“一村一網紅、一村一品牌”,全縣首批開通抖音賬號的5名村支書,通過拍攝短視頻,為本村的農副產品代言,并為村支書們開通“書記直播間”。

大路口鄉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培訓,邀請知名專家現場授課,培育農村電商人才,與優質MCN機構及電商基地形成良性聯合,與百萬粉絲“楊旭教官”等10余位網紅合作,匯集梁山黑豬肉、梁山肉牛、金絲黃菊、韓崗韭菜、綠豆粉皮等100余種梁山特色產品,實現“資源融合、品牌共建”的戰略合作新模式。

農村電商覆蓋擴面

鄉鎮交出亮眼訂單

賈堌堆村金水湖流水潺潺、楊柳青青,耳畔小鳥啾啾,仿佛走進風景如畫的世外桃源。當日,大路口鄉賈堌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賈道磊正準備著6月22日的石磨面粉直播。“從選材到找專家測評,我們已經做了一個多月的準備。”賈道磊說。

“賈堌堆村2016年開始打造農家寨景區,這些年圍繞龍山文化、運河文化、古村落民俗等文化內核,挖掘出地方特色文化體驗與休閑旅游價值。今年3月份又打造了村莊鄉村振興數字賦能產業電商產業園,使村莊土特產有銷路、有收入,村集體壯大了,村民也富裕了。”賈道磊笑著說。

“依托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和賈堌堆農家寨4A級景區旅游資源優勢,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數字賦能中心,完成了集黃桃種植、金蟬養殖、共享云倉、電商直播于一體的一二三產的深度融合,真正實現產業鏈的閉環。”梁山縣大路口鄉副鄉長賈明利介紹,我們發展數字經濟,建立農產品電商供應鏈,實現銷售由線下為主到“線上線下”雙線并行的轉變。讓黨員干部帶頭當主播,推介梁山特色產品;組織50余名本地網紅,為全縣上百種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200余場;邀請專業人士開展直播培訓5次,168名電商愛好者得到專業培訓,與56名電商孵化人才簽約;已為本土68家企業創造5600萬元的營業收入,農產品網絡零售總額達89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余人,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今年以來全鄉線上線下銷售額達1.5億余元。

梁山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探索鄉村振興有效路徑,以黃河灘區現代農業示范園、現代農業產業園、沿黃肉牛養殖繁育示范園“三大農業園區”建設為引領,分別聚焦糧食種植、蔬菜栽培、畜牧養殖,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以直播帶貨等探索鄉村振興數字賦能路徑,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探索“寄遞+商貿+電商”三網融合服務模式,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提升現代流通服務水平。

濟寧市聚焦建設農業強市,在鄉村全面振興上蹚新路子。實施農業全產業鏈提升工程,做強梁山沿黃肉牛等8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深化“鄉村振興合伙人”,吸引更多“田秀才”“土專家”創新創業。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