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03:56:25 來源 : 籃語
任何一場比賽都是競爭,都是能力的對抗。中國男籃的世界杯首戰,與塞爾維亞的真正抗衡,只有6分鐘,剩下的34分鐘被單方面吊打。與其說這是一場職業比賽,不如說是一場教學講解。
中國男籃缺乏競爭力,與努力無關,與技戰術無關,與賽前緊張無關。張鎮麟開場果敢投大量接鍋球,主動承擔責任給進攻解套,周琦帶傷與塞爾維亞大中鋒籃下肉搏,老將周鵬半場耗完體力,愣是咬牙堅持到比賽結束。中國男籃的精神態度不該被懷疑,男籃將士們想贏,想拼,想戰斗,這是走向勝利的第一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但要擊敗世界強敵,心態是一方面,能力卻是另一方面。中國男籃個體球員的能力與世界的差距一目了然。
(資料圖)
怎樣判斷一名球員能力的好壞呢?這就好比打2k游戲,在普通難度下,得個四五十分沒任何意義,但在名人堂難度下,對手的移動速度更快,身體的對抗更強,如果依然能得到四五十分,或者展現出八成的技術特點,我們就認可這名球員的實力。CBA聯賽環境,就好比2k游戲的普通模式,在這種比賽強度里,中國男籃球員個個都是球星大佬,但男籃世界杯,是2k游戲的傳奇模式,這批男籃球員卻無一能在這種強度下立足。
最直觀的能力差距在兩點,一是處理球的合理性,二是縱向的突破造殺傷的能力。
處理球能力欠缺是國內球員向來的弊病,常常出現在CBA聯賽高端局里。處理球是個很空泛的概念,球迷可以理解為,一名球員適時運用投、突、傳各項技術,破解逼搶,并調動對手防守的能力。中國球員大多不會處理球,基本功不過硬,連最基本的投、突、傳等技術,也有一到兩項是完全不會的。于是,這就形成了中國球員的兩大經典畫面:通過戰術跑動創造出一線空位之機,接球球員卻經常性戰戰兢兢,在投和突之間猶猶豫豫,短暫的空位之機瞬間消失;對自己突破有些自信的球員,又通常缺乏行進間傳球和切換拋投的能力與意識,愣頭青似地,一股腦沖向籃下,陷入對手的圍剿包圍圈,然后掉球失誤。
中國世界杯首戰,對手塞爾維亞的球員移動速度更快,對抗更強,他們的防守體系,比CBA球隊強得多。塞爾維亞大中鋒雖然傾向縮在內線,但在防擋拆時,他們弱側的外線防守球員會往禁區收縮,隨時等待協防,掐斷中國后衛與內線之間的傳球連線。在這種高級別防守下,中國傳控組織的頂配級人物,頂著“鞍山保羅”名號的趙繼偉,卻沒能把塞爾維亞的防守看明白,一次次草率地將球硬塞給陷入防守包圍圈的王哲林,導致自身半節4失誤。而在遠端高舉雙手,處于空位的周鵬和張鎮麟,趙繼偉是看不到也傳不到。
就以中國球員小空位不敢投也投不進,大空位看不到也傳不到的水平,再多高級的戰術,再有名的主帥,通通不管用。因為處理球的技術水平不行,高級點的東西打不出來,所以,不要意外,中國男籃的本質,就是一支原生態的,主打身體天賦流的球隊。但拼天賦,中國男籃貌似也拼不過其它球隊啊。
塞爾維亞不是一支以天賦見長的球隊,但人家的后衛,24號史蒂芬·約維奇,第一步啟動速度快如閃電,轉瞬就能突破刺入籃下。鋒線尼古拉·約維奇,熱火去年的27號新秀,2米08的身高,過同樣身高的周鵬就像遛狗。這樣的天賦,中國男籃有么?要是真要有這樣的天賦,中國男籃不至于陣地進攻便秘,內線缺乏殺傷力。到最后,中國男籃的進攻純靠瞎蒙或賭三分手感。但中國男籃這10年來也不是一支擅投的球隊啊,真要這么賭下去,波多黎各和南蘇丹也不一定打得過。
喬爾杰維奇,中國男籃主教練,真的已經盡力了,他愣是用有限的資源,打出了點高級戰術。中國男籃全場最漂亮的兩個回合,都來自于周琦的高位策應,一是第一節擊地助飛張鎮麟暴扣,二是第二節8分26秒,趙睿弧頂反跑空切,接到周琦的秒傳后偷雞得分。兩個回合反映出喬爾杰維奇的執教思路。中國男籃縱向突破能力差,控運技術普遍不過關,只能將周琦視作一個空間點與策應中軸,讓他在弧頂發牌,拉開內線空間給趙睿和張鎮麟唯二的天賦男服務,用他們的空切來彌補中國男籃內線殺傷力的不足。教練能在場外做的無外乎如此了,但還是那句話,無論怎樣的戰術都有依托于球員的能力,周琦并不是可靠的投籃空間點以及傳球策應點,這套戰術思路,現在能以神秘的東方球隊自居,起到嚇唬歐洲對手的效果,但三場比賽打完之后,這套戰術能否繼續奏效,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最后提一句李凱爾。看完李凱爾這場全場得分掛0的正式比賽首秀后,球迷應該明白,他不可能是中國男籃的救世主。論個人能力,李凱爾當然是中國男籃里最強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處理球過關且對抗不吃虧的球員。但問題是,你沒法要求他,自己控球過半場,組織進攻,再將球傳給4秒后的自己,最后完成得分。更何況,李凱爾雖然在NBA,是一位能同時兼顧得分、處理球以及防守的優質角色球員,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有位球星大佬,能吸引大量關注,減輕李凱爾許多防守壓力。
指望李凱爾1打2,1打3開發進攻,會出問題。一是,他作為持球核心,雖然控運、視野都過關,但他投射不靠譜,沒法借一個掩護就出手跳投,換句話說,李凱爾的持球幾乎沒得分能力,只傳不拿分的持球核心終究沒啥上限可言。二是,李凱爾動作速率終究慢,1打多時沒有靈活性,能及時將球轉移到隊友手上,這也給中國隊的進攻帶來阻礙。但在中國男籃,李凱爾沒有不持球這一選項,因為無論趙繼偉還是趙睿,他們在高壓下的傳控組織遠不如李凱爾可靠,另外讓李凱爾打無球,他的隊友根本沒有能力將球傳到李凱爾的手上,中國男籃最強的一點,等同于消失。
職業男籃,提升競爭力,沒有捷徑可走。雖說大局上,亞洲所有球隊世界杯首輪皆敗的結局,能讓中國男籃有一絲寬慰,但從比4年前更加慘淡的比賽內容看,這次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又不多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