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20:23:22 來源 : 頂端新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翟永立?
東晉時期的文人雅士崇尚清談,甚至有人因為談吐不俗而躋身官場的,因此,大家閑來無事時,都喜歡湊到一起,談天說地,東拉西扯一番。一次,顧愷之、桓玄等才俊到荊州刺史殷仲堪府中聊天,大家是妙句橫出,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后來就有人提議,看誰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形容一件危險的事情!桓玄喜歡舞槍弄棒,于是搶先說:在長矛尖上淘米,在寶劍鋒上做飯;殷仲堪說:百歲老人攀枯枝;顧愷之說:嬰兒睡在轆轤上。這幾位說的都是極其危險之事,所以都有些洋洋自得,從心底里佩服自己。正在這時,平時不愛發表意見的一位參軍(跟顧愷之一樣都是殷仲堪的下屬)突然說:盲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一下子把顧愷之等人給逗樂了——因為殷仲堪是獨眼龍!殷仲堪十分生氣地罵道,你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還會不會說話啊!
顧愷之是大畫家,最擅長也最喜歡畫人物肖像。他打算給殷仲堪畫一幅,可是殷仲堪覺得自己容貌丑陋,就拒絕了顧愷之的好意。顧愷之說,大人只是因為眼睛罷了,只要醒目地點出瞳仁,用飛白畫法輕輕掠過上面,讓它就像輕靈的白云遮蔽了太陽一樣,就可以了。看顧愷之如此堅持,殷仲堪只好答應下來。畫像完工后,不僅看不出一只眼是瞎的,而且把殷仲堪畫得器宇軒昂,沒有一絲一毫的猥瑣神態。殷仲堪見了十分滿意,別人見了也都拍手叫絕。殷仲堪出任荊州刺史前是黃門郎,很得孝武帝司馬曜的賞識。荊州牧(刺史)出現空缺時,雖然殷仲堪資歷尚淺,官階也不高,司馬曜還是力排眾議任命殷仲堪為荊州刺史,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殷仲堪到任后,倒是沒有辜負司馬曜的厚望,在荊州大力發展生產,多方安撫民眾,并且帶頭倡導勤儉節約,把治下搞得是有聲有色。所以,殷仲堪在荊州地界上,很受歡迎和愛戴。連顧愷之這樣的名士都樂意到他手下做事,聽他的差遣。
手握重兵的人,通常都不甘于寂寞,殷仲堪也是如此。孝武帝年輕的時候,很有理想抱負,是一位難得的英主,但是到了晚年卻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朝中軍政大權逐漸落入他的同胞兄弟司馬道子的手中。在司馬曜被張貴妃指示宮女用被子蒙面弒殺后,輔佐侄子晉安帝的司馬道子更是不可一世。司馬道子跟他的兄長司馬曜一樣,也沉湎于酒色,為了有功夫尋歡作樂,他重用了王國寶、王緒等一批親信替他打理朝政。王國寶這些人,不是想著建功立業,而是胡作非為,把朝堂上下搞得烏煙瘴氣,十分混亂。晉安帝即位后,地位還不穩固,為了自保,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安帝的舅舅王恭手里是有軍權的,見到外甥被人欺負,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他便聯合殷仲堪、桓玄等人起兵清君側,逼迫司馬道子殺了王國寶兄弟二人后,才各自罷兵。桓玄出身軍事世家,他的父親桓溫是晉明帝女婿,曾經做過荊州刺史、征西大將軍、大司馬等職,因此在軍事指揮才能方面,明顯在殷仲堪之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殷仲堪與桓玄的關系都不錯,兩人互相扶持,并沒有明顯的隔閡。不過,殷仲堪的屬下曾經對殷仲堪說過,桓玄的父親桓溫當年就曾圖謀篡位,雖然沒有得逞,但是也不排除桓玄得勢的時候會效仿他的父親,因此不如設計除掉他,以絕后患。殷仲堪聽后不置可否,他的屬下也就沒有敢貿然行事。后來,桓玄勢力擴大后,野心也得到了擴大。他開始征伐四方,并且在搶到新地盤后,向朝廷上表要求給予承認。也就是在這期間,殷仲堪與桓玄交戰兵敗被俘,殷仲堪不愿與屈從于桓玄,無奈之下,便自殺了!
早在殷仲堪起兵討伐王國寶弟兄前,他去探望重病之中的從兄殷顗。殷顗病得不輕,神情恍惚,看到人就像看到牛頭馬面一樣。殷仲堪見狀不禁失聲痛哭起來,在勸說殷顗多保重身體的同時,他也向殷顗表明了打算起兵清君側的想法。殷顗說:我的病不過是身死,可是你的病卻要滅門,希望你深思熟慮,不要以我為念。殷仲堪哪里聽得下從兄的勸告啊,便與桓玄等人一起起兵策應王恭的大軍。殷仲堪將死之時,不知道他是否領教了“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深刻含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