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湘西州今年已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7件 磋商辦結17件

2023-06-25 22:05:19 來源 : 華聲在線

湘西州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理推動生態修復,今年來已啟動47件,磋商辦結17件——

撫平生態“傷疤”


(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寒露

通訊員 王琛 張均雯

“這幾起采石場非法破壞林地案,要盡快補齊相關資料,提交第三方評估機構,全面準確出具鑒定報告。”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等3家單位相關人員,組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調研幫扶督導組,在吉首、花垣、永順、鳳凰等地繼續開展幫扶督導,針對未辦結案件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現場逐一分析、解答。今年以來,湘西州已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7件,磋商辦結17件。

“致歉信”的背后,是一起涉及3890多萬元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2022年11月10日,《中國環境報》6版刊登了一封“致歉信”,信中寫道:“由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我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違反了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對此,我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現公開向社會誠摯道歉……”

去年9月30日,湘西州人民政府指定州生態環境局,與花垣縣文華錳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文華公司”)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賠償金額達3890多萬元。這是湘西州開展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以來,賠償金額最大的一份賠償協議。

文華公司是一家電解錳生產加工企業。2014年至2021年期間,該公司因多次超標排放,造成花垣河周邊水體和土壤污染。這個歷史遺留的環境污染問題,經中央環保督察組、國家長江辦披露后,省檢察院在開展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線索,移送至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去年6月30日,該案線索交辦至湘西州人民政府。湘西州委、州政府多次召開會議,聽取該案件情況匯報,研究處置事宜。7月26日,湘西州生態環境局與文華公司正式開展第一輪磋商。案件辦理過程中,磋商形式與內容、協議及司法確認等方面,湘西州生態環境部門嚴格按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要求進行。

在第一次磋商會后,湘西州生態環境局辦案人員輾轉吉首、長沙、花垣三地,多次與文華公司法定代表人,就生態環境損害調查結論和損害鑒定中存在的爭議進行溝通,省州兩級檢察機關全程參與監督。根據鑒定機構出具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報告》和治理費用審計核減等情況,雙方最終認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

不負綠水青山,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追溯損害賠償責任

5月25日,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函表揚湖南省第一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典型案例辦案單位,湘西州生態環境局等單位受到表揚。文華公司超標排放污染花垣河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就是湖南省第一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典型案例之一。

“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再是‘一罰了之’,除了接受行政處罰,當事人還要承擔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責任。”湘西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石勝福表示,文華公司案件的辦理,開辟了“政府先行代為治理、后追溯企業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先河,破解了“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歷史遺留問題,探索了省州兩級檢察機關支持磋商、省生態環境廳跟進指導的模式。

湘西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從2019年8月開始,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湘西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1+6+N”工作機制,由1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明確州政府作為賠償權利人的主體地位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規劃、農業農村、林業、水利、住建等6個主要部門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相關工作。

“誰污染,誰治理。”在湘西州辦理的多起案件中,賠償義務人積極開展增殖放流、覆土復綠、替代修復等生態修復活動,履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2021年12月22日,保靖縣5家陶瓷企業在酉水河放流鯉魚魚苗10余萬尾,以增殖放流的方式,進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魚苗折合賠償金額33288元。

2020年至2022年,湘西州啟動相關案件192件,涉案金額累計5165萬余元,全州8縣市實現辦案地域全覆蓋,生態環境、水利、住建等6個主要部門實現辦案領域全覆蓋。

(一審:熊泊宇 二審:余畫 三審:王亞奇)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樂享假期-速看料 2023-06-25 21:51:27
工地包活怎么寫合同 2023-06-25 2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