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13:56:56 來源 : 興義之窗
四川村民去河邊放牛,發現一個破舊柱狀物,用石頭一敲敲出國寶
生活總是會給人帶來許多的意外和驚喜,四川村民唐興鳳就很真實的體會到了這種生活帶來的驚喜。那是2007年的2月,他像往常一樣將牛牽到石亭江河灘上,無意間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鐵質的柱狀物,而且還是被厚厚的一層類似卵石沙土的硬殼包裹著的,大物件的表面還是銹跡斑斑的。
(資料圖片)
他想這么大的東西,還有銹跡,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就這樣,懷揣好奇心走到這個龐然大物的跟前,用石頭敲了一下,這個大物件表面的銹跡就脫落了一點,露出了里面的內層,發現這真的是個鐵質物件。
雖然說是塊廢鐵,不是啥好寶貝,可這個東西很大,很重,可以拿來賣錢,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賣一些錢的。唐興鳳一邊這么想著,一邊歡喜的往家跑,連牛都顧不得牽回去,一路興高采烈的跑回家,叫上十多位親朋好友一起到河邊來,大家一起將這個“大廢鐵”表面的包裹物敲落,用三輪車將這個剝干凈了的“廢鐵”搬運回去。
村里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都來唐興鳳家看看這個巨大的“廢鐵”,想湊湊熱鬧,看看新鮮。也就是這群看熱鬧的村民的其中一位,發現了這塊“廢鐵”的不凡之處—鐵柱子上有繁體字。
若真是塊廢鐵,怎么會有繁體字呢?于是就有人撥打了當地的派出所的電話,說了這件事情的來源,沒過多久就有派出所的人來。
還是副所長帶的人過來,副所長劉軍說“觀察這個鐵質柱狀文物后,發現這個文物上鑄有篆書銘文‘廣漢郡雒江橋墩’,初步判定為古代的鐵橋墩。”他還說這個文物上面的文字大多數都是能看清的,除了年號,所以暫時無法推斷出這個文物的朝代。
知道了這塊“廢鐵”是文物之后,工作人員便于唐興鳳進行交談,給他說明了文物應該上交給國家,私自販賣文物是犯法的,還好他們沒有將文物進行販賣,否則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唐興鳳也很配合,將文物歸還給國家。為了表示對唐興鳳的感謝,文物管理部門還是給予了他一定的物質獎勵,然后將文物帶回文物局。
大家肯定很好奇這個雒江橋墩到底是什么來頭,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個文物。“雒江”又叫做雒水、洛水,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石亭江。
這個鐵橋墩高1.15米,底部直徑0.55米,頂部寬0.45~0.47米,上部中間有寬0.16米、深0.5米的凹槽”。根據這個橋墩的體積,專家推出這個橋墩應該與漢武帝開發西南有關系,因為橋墩時代就是在這個時期。
后來人們才知道,這個橋墩竟然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鐵橋墩,在漢代是屬于“大器”的,可以見得這個橋墩的歷史意義是多么的重要。
后來又有許多的專家前來觀看這個橋墩,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也為這個鐵橋墩的研究作出了很多的參考性意見。
但是專家們對于這個橋墩是否參與使用這個問題還是無解的,因為這個文物在發現的時候,還是被包裹著的,這樣想來,這個橋墩可能還沒有參與使用,可能這個工程并沒有完成,這個橋墩也沒能正式使用,而是被閑置。
這就是這個“廢鐵”變珍貴文物的故事,唐興鳳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夠接觸到文物,更別說差點將文物賣出去了。
他肯定也很慶幸自己沒有將“廢鐵”賣出去,不然自己莫名其妙就犯法了,真是驚喜過后又讓人驚嚇,生活真像是坐過山車,讓人的心起伏不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