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最新:再生紡織品行業發展現狀

2023-03-06 10:48:38 來源 : 紡織導報


【資料圖】

全球紡織產業鏈的發展,使人均年紡織品消費量從7kg增加到13kg,總量超過了1億t,廢舊紡織品年產生量則達4000萬t。2017年歐盟廢舊紡織品的平均回收再生率超過35%,日本超過20%。2020年,我國大陸回收紡織品430萬t,化學纖維產量超過了6000萬t,盡管紡織品出口數量很高,但回收比例偏低。全球依然有超過2/3的廢舊紡織品沒有能夠升級再生。

所謂可再生紡織品通常被認為是回收的紡織品可以重復使用,再制品性能基本一致,甚至有更高價值的織物。對于生物可降解“用即棄”紡織用品,不具備即時回收經濟價值,可掩埋堆肥。除了這種循環經濟理念外,工業化技術層面將回收再生分為升級再生和降級再生兩種類型。升級再生是用于物理化學性能要求更高的領域。降級再生則認為用于比原性能要求低的產品,例如高性能纖維生產過程中的廢絲可切短用于填充材料、過濾材料;棉織物機械回收后可用于保溫、隔熱材料。

紡織品的回收再生方法主要有機械法、物理法和化學法。機械法將紡織品通過機械加工成細條布或纖維用于再次紡織或改變紡織品的最主要用途;物理法主要針對合成纖維,尤其是熔融紡絲成形的纖維,通過高溫熔融,使紡織品成為熔體,經過過濾雜質后再紡絲或用于其他產品,一些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通過高溫去除環氧樹脂等,還原纖維狀態,通過切斷粉碎等工序,用于非紡織產品;化學法主要針對多種紡織纖維的分離分別回收,更多的場合則為了提純回收物,更好地去除雜質和染料,實施升級再生。

2020年,我國聚酯纖維產量4935.75萬t,占總量的72%;棉花860萬t,占12%;粘膠395萬t,占5.8%;錦綸(包括PA6、PA66纖維)占5.6%;其余纖維總計不足4%。聚酯纖維4935.75萬t并未包括聚酯瓶再生短纖維及長絲,這部分產量超過400萬t。為保證糧食供應,棉、麻、毛等天然纖維的產量整體呈下降趨勢,采用合成纖維替代部分天然纖維是階段性戰略。合成纖維原料來源可以選擇生物基資源,更應采用回收再生資源,以逐步擺脫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依賴,這不僅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耕地占用具有現實意義,對循環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意義更重大。

標簽: 合成纖維 性能要求 天然纖維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全球熱訊:齊家生鮮 2023-03-04 14:16:08
青海裝飾家居 2023-03-04 14:14:43
物流天天運 2023-03-04 11:23:41
觀熱點:WiFi神器 2023-03-04 09:07:08
智慧夏都 2023-03-04 07:16:20
環球今日報丨的咚 2023-03-03 20:06:37
麗江客棧 2023-03-03 18:27:30
全球快報:每美樂 2023-03-03 17:23:48
休閑副食品網 2023-03-03 17:17:44
中華白海豚再現漳州九龍江入??? 2023-03-03 17:01:09
天安云谷 2023-03-03 16:19:21
當前熱議!唯品折扣店 2023-03-03 13:29:06
世界熱頭條丨商戶寶 2023-03-03 13:06:44
環球看點!富莉佳 2023-03-03 12:29:05
工事通 2023-03-03 12:18:29
粒到區域 2023-03-03 11:25:45
世界資訊:出眾招 2023-03-03 11:21:52
世界頭條:叫我 2023-03-03 11:13:32
全農惠 2023-03-03 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