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16:08:17 來源 : 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余蓉 通訊員 趙倩倩 蘭欣欣
8月28日,在全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會議上,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夏智倫做了《優化教研工作體系,助力基礎教育提質》主題發言,全面介紹了湖南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好的做法,受到與會者高度好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基礎教育碩果累累
目前,全省共有中小學校(幼兒園)在校生1150萬人、專業教師73萬人,總規模位居全國第7,素有“基礎教育好、教育基礎好”的美譽。尤其是近年來,101所芙蓉學校“花開三湘”,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面消除,公辦幼兒園后發趕超,全國首個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順利通過驗收,義務教育鞏固率多年保持在98.00%以上,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達94.28%,基礎教育碩果累累。
湖南高度重視教研教改的引領支撐和基礎保證作用,將其作為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重要抓手,構建了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教研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先后涌現了桃江農村教育改革、汨羅素質教育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經驗典型。進入新時代,圍繞教育公平性、教育高質量、教育現代化等大力開展改革創新,推動基礎教育不斷提質增效,先后推出了“窮縣辦好教育”的瀘溪經驗、“農村小規模學校提質培優”的新田經驗、“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衡南經驗、“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長沙經驗、“高水平閱讀教育”的雙峰經驗、“縣域高中整體提質”的常德經驗。當前,聚焦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啟動韶山紅色研學活動、實施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推出學生心理健康“七個一”舉措。
教研工作多點開花
湖南先后出臺系列支持政策,為系統推動教研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023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把教研工作作為質量提升的重要支撐。2022年省本級安排給省教科院的經費達4000萬元。省級每年安排資金3200萬元,設立1200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引導和支持一線教師加強教研教改。同時,把教研工作納入對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對教研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和成果推廣進行專項督導。
夏智倫介紹,湖南建立“省、市、縣、校”四級教研機構,形成了職責明確、協作研究、成果分享、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構建橫向聯動的教研工作機制,開展跨區域、跨學校和跨學科的大教研活動。設立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區國家級1個、省級14個,示范校國家級3個、省級31所。目前,全省共有基礎教育教研員3016人,其中專職教研員1649人、兼職教研員1381人;高級職稱人數占62%,享受省級及以上特殊津貼專家、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榮譽261人。
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湖南教研力量
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全省聚焦課程、教學、作業和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形成一系列有價值的研究報告和決策建議,推動“雙減”、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勞動教育等多個省級文件出臺,近5年省教科院教育決策咨詢報告獲國家和省領導肯定性批示56項。
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湖南開發的教材《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兩次通過教育部審定在全國使用,在首屆全國基礎教育教材獎評選中,湖南編寫的教材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在2022年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獎中,湖南獲獎總數是上一屆的2.5倍。
服務教師專業成長,強化以賽促研,舉辦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班主任基本功競賽、心理健康教師專業能力競賽等活動。注重引領示范,每年開展一次省級全學科教研活動,現場培訓人數4800人,網上受訓點擊9000多萬人次。
夏智倫表示,湖南將按照本次會議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體系、加強力量、探索路徑,推動湖南教研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提供有力支撐,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湖南教研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