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21:19:08 來源 : 互聯網
1、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
2、按照歷法規定,芒種后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
3、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資料圖片)
4、 今年什么時候入梅? 根據2015年芒種日為6月6日,而芒種后的第一個丙日為6月9日。
5、所以2015年上海入梅時間是2015年6月9日,農歷四月廿三日,丙辰日。
6、 按照環流條件與區域性降水相結合的原則,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時段內,在北緯29-33°范圍內,經常有地面峰系活動,且連續兩周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長江下游兩岸,各站候平均氣溫基本上穩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為入梅日。
7、也有以初夏季節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氣候要素的時間曲線上出現突增(即轉折點)之候(日)定為平均入梅候(日)的。
8、 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
9、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
10、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
11、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