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3分鐘親水岸、6分鐘進公園!寶山區廟行鎮擎畫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藍圖

2023-06-24 20:39:54 來源 : 上海寶山

15分鐘是時間尺度,也是衡量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的標尺。什么是“15分鐘社區生活圈”?其內涵是以步行15分鐘較為舒適的日常出行距離為尺度,充分完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休閑和就業創業等居民的基本服務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廟行鎮作為寶山區先行試點,“15分鐘社區生活圈”社區行動藍圖編制正如火如荼開展中,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點擊觀看視頻

持續鏈接社區、開展需求調查


【資料圖】

開展公眾意見征詢,切實了解群眾需求。為深入社區、抓住痛點,提升社區環境品質和生活服務水平,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指導下開展公眾意見征詢活動。征詢內容包括廟行發展愿景、各類配套服務設施問題與短板、街道空間、城市水系與綠化環境提升訴求等多個方面。在開放為期90天的征詢活動中,廣大居民朋友熱情參與,收到有效問卷1310份,涉及三大居住板塊、18個居住小區。集中反應了對綠地水系等開放空間的活動設施、小區內設施配套的補充等多樣需求。

召開社區營造座談,共建廟行新鄰里。2023年4月,廟行鎮社區辦聯合規劃工作組、社區營造設計單位,組織共康八村、藝康苑、寶宸怡景園3個小區居委代表開展座談,對社區微更新的建設機制和工作方法進行交流探討,會后對3個小區進行實地考察,對共同涉及的綠地改造管理、低效建筑空間利用、停車位不足、充電樁點位選址等訴求進行意見收集與反饋。社區座談會使居委與居民加深對社區建設的認識與了解,理順工作思路與方法,從而增強社區參與與自主建設能力,也進一步拉近社區、社會組織與居民之間的聯系與了解。

“五個人人”理念、共繪生活藍圖

隨著調研需求的逐步明確,行動規劃提出“人人感受鄰里溫度”“人人享有空間品質”“人人獲得發展機會”“人人有序參與治理”“人人實現歸屬認同”的5個核心理念;基于廟行鎮獨特的區位條件和豐富的生態水綠資源,以“智環東茭、綠漫廟行”為15分鐘生活圈總體建設愿景。在具體舉措上,謀劃了9項具體行動,包括全時鄰里、全齡無礙、街道客廳、漫游綠道等,突出產業園區與生活社區融合、生態空間與服務設施相融合,通過近遠期結合建設,實現3分鐘親水岸、6分鐘進公園的建設目標。

注重黨建引領,統籌協調推進

未來3年,廟行鎮將陸續落地多個特色項目,主要包括1個一站式黨群綜合服務中心、1個產業社區客廳、兩個居住社區客廳、7公里T型濱水岸線提升慢行貫通、47公頃戶外綜合活動公園、車輛站上蓋空中花園等。

多維黨建引領,構建“1+4+N”服務體系。廟行鎮以長江西路為界劃分南北兩個社區生活圈,北部生活圈以目前黨群服務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核心,進一步開放文化活動中心附屬空間;此外,智力產業園新增一個濱水黨群服務站,未來隨18號線車輛站建設新增一個黨群服務站。南部生活圈于東茭涇南段,新增五合一綜合服務中心,包含黨群、為老、便民服務等多種功能。結合三泉路既有黨群中心,以及各居委下沉的黨群站點,最終形成“1+4+N”的黨群服務體系。

9小區共建共享、7公里慢行貫通。2022年初,在明確東茭涇濱水公共空間貫通項目作為重點實施項目后,廟行鎮陸續啟動水務工程與景觀規劃方案編制工作。同時,為東茭涇沿岸的9個居住小區(新梅綠島苑、中環國際公寓、九英里、恒泰家園、屹立家園、共康八村、大康豪璟苑、大康泓錦苑、鼎灝苑)重新梳理了親水空間出入口和開放空間。目前與方案編制同步,即將開展對各小區出入口選址、改造意見的征詢工作。屆時,蕰藻浜、東茭涇合計近7公里的T型濱水岸線將全部貫通,實現3分鐘親水岸、進公園,全民暢享廟行生態水綠資源的總體設想,此舉將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通訊員:張燕娣

編輯:陸天宇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Grafana 10 正式發布 2023-06-24 22:19:09
電力金具租賃合同 2023-06-24 2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