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7:38:38 來源 : 甘肅日報
永靖黃河三峽。 (省文旅廳供圖)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
甘肅文旅強省建設亦同此理,需準確把握時與勢,緊盯目標,靶向精準,乘風馭勢,堅定篤行。
(資料圖片)
把脈問診,辨清癥候,突出優勢,趨勢而行
要察勢、趨勢、馭勢,先要認清形勢、感知態勢、洞悉趨勢。文旅強省建設概莫能外,這就需對文旅發展時與勢,做到精準“把脈問診”,查根底脈絡,知癥候表象,再“對癥下藥”。
無論甘肅,還是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隨著時代發展,“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僅靠豐沛資源吸引游客的走馬觀花式觀光游,早已成為過去式。
“休閑游、全域游、品質游、深度游、特色游漸受青睞。”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效祖條分縷析,文旅發展在不同時代,呈現出不同特征,當前則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特征。
首先,是從傳統觀光游,走向追求享受環境之美、體悟自然之樂、品味文化之雅的休閑游、體驗游。有關研究表明,當人均收入達到3500-4000美元的時候,就會產生休閑度假旅游的旺盛需求。“隨著甘肅居民人均收入的逐年增長,甘肅作為海內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當仁不讓,成為‘客源地’的經濟基礎正在不斷夯實。”
其次,是從封閉的景區游,走向空間開放的全域游以及與本地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大街小巷、煙火美食緊密結合的生活游。
“這一點上,甘肅優勢鮮明。”何效祖介紹,甘肅地帶狹長,景點密布,景區廣闊,正好契合了全域游的特征;此外,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多民族聚居,民俗風情多彩濃郁,特色美食遍布大街小巷,又貼合了生活游的需求。
再次,是從傳統固定的團隊游,走向更加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自助游、深度游。為了在旅行中擁有更深入的探索,獲得更高品質的體驗,自駕游、徒步游、探險游已成更多人的愛好、習慣和選擇,途牛發布的《2022自由行報告》顯示,選擇長線自由行的出游人次占自駕游的比例高達84%。
“這一點上,甘肅同樣獨具優勢。”何效祖分析道,甘肅幅員遼闊,甘南、敦煌、天水、平涼等知名旅游節點城市多,自然景觀和文物遺跡點狀分布,發展自助游、自駕游、環線游大有潛力可挖。同時,省文旅廳在全國較早建成的“一部手機游甘肅”綜合服務平臺,既將甘肅無限風光“盡收囊中”,又可一站式解決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可以說一部手機暢游隴原,點亮了“詩與遠方”的智慧之路。
此外,是從單一的旅游資源化,走向多元融合的“旅游+”“+旅游”。隨著時代發展,文旅產業已不再是文化與旅游的兩兩融合,而是滲透到各行各業,“旅游+”的對象、內容、方式越來越豐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比如通過“+工業”,讓許多老建筑、舊廠房、廢棄礦等“老破舊”,蝶變為城鄉“新地標”、文旅“打卡地”。從過去的油泵油嘴廠到現在的蘭州文創產業園等,就是“甘肅范本”。
比如通過“+科技”,為旅游插上飛翔的翅膀。“數字敦煌”“數字藏經洞”“云上展覽”,就是“旅游+”成功的路徑,提升和擴大了文旅釋放經濟動能的動力和半徑。
……
直面問題,補齊短板,固本培元,馭勢篤行
要察勢、趨勢、馭勢,還要聚焦主題、直面問題、破解難題,更要目標導向、調整航向、精準靶向。文旅強省建設亦無例外,這就需對文旅發展現狀與機遇、瓶頸與短板、痛點與難點,做到精準“尋根問源”,精準“對癥下藥”,補齊短板,固本培元,再走新的長征路。
“直面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何效祖坦言,當前,我省文旅產業依然存在“一流資源、二流開發”的狀況、文旅經營主體“小弱散差”等問題,亟待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木桶理論說,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即短板效應。
“正視差距,補齊短板,固本培元,馭勢篤行,這是我省建設文旅強省的有效‘良方’。”何效祖告訴記者,當前,全國文旅產業復蘇勢頭強勁,我們將搶抓機遇,以靶向意識,緊盯“問題”,逐個“擊破”,既為我省文化強省建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掃清障礙、鋪平道路,又以超前理念、最新創意、最快速度,搶占新風口,贏得新優勢,讓全力復蘇的文旅產業,成為推動我省經濟復蘇增長的突破口。
——針對景區小、弱、散和業態單一等問題,“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開發模式、聚焦核心要素、突出科技賦能等,多向發力,全力撬動大景區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力爭創建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世界級旅游度假區,打造特色鮮明、設施完善、服務優良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中國戶外體驗大本營和西部自駕旅游黃金線;同時,以大景區建設為載體,強化旅游與文化等產業融合,推動旅游資源由多頭管理、粗放開發向統籌整合、集約開發轉變,形成點上有精彩、線上有風景、片上有產品、面上有產業的文旅強省生動局面,打造“如意甘肅”文化旅游新高地。
——通過提升文旅融合發展水平和文旅業態示范帶動力、促進文旅消費量質齊升、培育文化市場主體等途徑,多管齊下,補齊短板、激活潛力,緊盯旅游產業“質”的提升和人次“量”的增長之間相得益彰、并駕齊驅,力爭今后五年全省旅游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分別增長25%和30%以上,著力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讓文化成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識度的甘肅標志,讓旅游成為文化時代化表達、產業化發展的強勁動力,建成與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相協調、相適應,與深厚文化底蘊、豐富文化和旅游資源相匹配的文化強省,“如意甘肅”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
——通過開展分級分類包聯、建立定點聯系制度、嚴格落實“六必訪”制度、開展文旅企業服務月活動等,多措并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強化企業經營主體,完善產業體系;集中優勢開發優質資源,打好生態牌、文化牌、旅游牌、黃河牌,最大限度提升文化旅游產品、商品供給能力;同時,瞄準粵港澳、對接江浙滬、聯手陜青寧,聯動各市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創建知名品牌,力爭到2025年全省培育10家左右知名品牌、引領行業發展的文旅融合領軍企業。
——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精心構建文旅全產業鏈,立足西北打造自駕游產業鏈,彰顯優勢構建文旅康養產業鏈,突出特色打造鄉村旅游產業鏈,綻放光彩建設研學旅游產業鏈,展現魅力延伸文化體驗產業鏈,著力實現補鏈強鏈延鏈造鏈。
——堅持守正創新,增強拼搶意識,圍繞項目提質增效、產業優化拓展、招商招大引強、企業擴規入庫想實招、謀出路,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增長。
——全面激活文旅消費,豐富縣域“千宴”“千禮”“千藝”等文化旅游產業要素新場景和新供給,讓吃隴菜、住隴宿、購隴禮、看隴戲、享隴福、逛隴集成為打卡甘肅的“網紅套餐”,大力發展節慶賽會、場景體驗、主題公園、研學旅行、夜經濟等文化旅游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為文旅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
看,千里隴原,風光無限。(記者施秀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