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全球訊息:三國群英舌戰群儒題庫_三國群英舌戰群儒答案

2023-06-25 05:22:15 來源 : 互聯網

1、事件簡介 諸葛亮舌戰群儒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于是,曹操就派人拿著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3、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

4、但魯肅自知難以說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說客。

5、 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群謀士,這些人并非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有學問的人。

6、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說:聽說劉備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為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

7、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么主意呢? 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難倒張昭,就沒辦法說服孫權聯劉抗曹了。

8、諸葛亮說:劉備取荊襄這塊地盤,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奪取同宗的基業,才被曹操撿了便宜。

9、現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等閑之輩哪懂得這個。

10、國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拿出好主意。

11、而口舌之徒,坐而論道,碰上事兒,卻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只能為天下人恥笑。

12、一番話,說得張昭啞口無言。

13、 之后,一個謀士問:曹操屯兵百萬,將列千員,你說不怕,吹牛吧你。

14、諸葛亮答:劉備退守夏口,是等待時機,而東吳兵精糧足,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卻都勸孫權降曹,丟人吧你。

15、 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16、下面具體事件:東吳第一謀士張昭詰問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而最終卻使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即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17、”張昭此問著實厲害,李贄評此句曰:“下得好毒手”。

18、諸葛亮笑著回答:“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以大鵬自況,志在萬里;將群儒比作群鳥,胸無大志。

19、接下去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人染沉疴,當用和藥糜粥。

20、而不可用猛藥厚味,說明劉備取勝尚需時日.又進一步用事實論證說明自己的觀點;“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用兵,未必過此。

21、”此段諸葛亮以充分的事實為論據,對“自比管仲樂毅”之說予以論證,在鑿鑿事實面前張昭的非難不攻自破。

22、諸葛亮將劉備的暫時之敗歸于三個原因:一是劉備仁義,不忍奪同宗基業,不忍舍棄赴義之民,甘與同??;二是劉琮孱弱,聽信妄言,暗自投降;三是劉備向日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云,“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之后引用漢高祖數敗于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作類比論證說明劉備失利是暫時的,而取得最后的勝利是必然的。

23、進而歸納出漢高祖的最終勝利靠的是韓信之良謀,突出自己在劉備興復漢室大業中的重要作用。

24、此段答張昭劉備得先生反不如初之問,水來土掩,滴水不漏。

25、以上皆為防守之舉。

26、接著話鋒一轉,將矛頭直指東吳群儒:“非比夸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27、——誠為天下笑耳!”李贄評諸葛亮的反駁之論為“說盡今日秀才病痛”。

28、諸葛亮此舉攻勢凌厲,使對方“并無一言回答”。

29、此乃先守后攻、攻守有度之辯論策略。

30、 對虞翻的“劉備大敗猶言不懼曹實為大言欺人”之語,諸葛亮只以劉備寡不敵眾,退守夏口,以待天時相應,是為防守,隨即便有“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之語來反攻,使虞翻不能對。

31、 步騭指出諸葛亮欲效張儀、蘇秦的游說之舉,諸葛亮卻淡化張儀蘇秦二人的辯士身份,而突出其豪杰的本色,強調二人“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點出儒者們無勇無謀,只知巧言論辯,實則貪生怕死的本質。

32、 對薛綜則厲聲責問:“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諸葛亮抓住儒者鼓吹忠孝為本的特點,以“君父”兩個正大堂皇的字眼喝倒薛綜,實在是擊到了對手的致命之處,薛綜自然“滿面羞慚” 陸績以曹操是相國曹參之后,劉備出身無可稽考相詰,“眼見只是織席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諸葛亮先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輕蔑地一笑,“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諸葛亮此處提及此事,表面看來似屬閑筆,實則頗有深意。

33、懷桔之事本為盡心事孝之典范,然而畢竟是小兒所為,懷桔小兒之論必是小兒之見,自然“不足與高士共語”。

34、   而對嚴峻的“治何經典”之法,諸葛亮只以三句話回應,首先認為“尋章摘句”者為“世之腐儒”,并不能“興邦立事”;既而舉例,伊尹、姜子牙、張良、陳平、鄧 、“皆有匡扶宇宙之才”,而并未死鉆書本;最后總括為“舞文弄墨”只是書生所為。

35、短短數語,有理有據,在一連串的古圣今賢的列舉中反襯出書生的無用,從而使以治經典為榮的嚴 低頭喪氣。

36、     諸葛亮答程德樞之語可分為兩層內容。

37、一是論君子之儒的風采,“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后世,”表面上為君子之儒正名,實為夫子自道也;二是畫小人之儒的嘴臉,“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對大敵當前而群儒一籌莫展予以辛辣的諷刺,且以揚雄屈身事莽下場可悲昭示東吳小人之儒不顧氣節屈膝投降必將留下千古罵名。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推動品牌建設上臺階 2023-06-25 04:44:45